
川哥記得曾有一位酒后駕車的司機在紅燈下被交警攔下,交警都驚呆了,稱贊他技術(shù)高超,卻因違章被扣了12分。這樣的司機,一年下來需要繳納大量的罰款和扣分。關(guān)于買賣駕照分的項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隨著私家車數(shù)量的增加和交通監(jiān)管的加強,扣分、違章、罰款成了家常便飯,許多新手和老司機的駕照分根本不夠用。因此黃牛應(yīng)運而生,他們通過線上線下提供服務(wù),買賣駕照分。然而川哥并不提倡這種行為,因為它觸及了法律的紅線,為了一點小利而冒險,不值得。
黃牛的生意遍布線上線下,但今天要分享的是由這個項目衍生出的線下信息差項目。這是我的一個朋友在車檢時發(fā)現(xiàn)的一個商機。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還有許多未處理的分數(shù),于是找了幾個有駕照的朋友一起去交通大隊處理。到了那里發(fā)現(xiàn)排隊的人已經(jīng)排到了門口,大廳里坐滿了等待叫號的人。雖然現(xiàn)在有了自助繳納罰款機,但外地違章仍需窗口辦理。排隊拿號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,這對上班族來說非常不便。于是一些熟悉當(dāng)?shù)丨h(huán)境的人開始利用這個需求點做起了生意。大家都知道黃牛在交管所門口很常見,買賣駕照分也是常有的事。但這次我的朋友遇到的卻是一個“樸實”的大媽。大媽上來就問是否來銷分,50元一分,6分一次。
聽朋友的描述,大媽似乎不是專門賣分的黃牛,而是看準了許多人趕時間的需求,提供快捷通道服務(wù)。她聲稱只需100元就可以不走常規(guī)排隊,快速辦理。起初朋友半信半疑,但因為不想等太久,決定嘗試一下。他們開車去了大媽推薦的另一個區(qū)域的交通大隊,那里人少,辦理速度快,5分鐘就處理完了違章。朋友于是支付了大媽100元。另一個朋友開玩笑說如果他們不回來,大媽不是還要虧打車費?大媽笑著回應(yīng),大多數(shù)來處理違章的都是附近的人,一般都會回來。臨別時大媽還遞給朋友一張名片,表示有需要還可以聯(lián)系她。朋友說如果大媽會用微信,把有車一族都拉進群里,好好維護,積累粉絲,后期變現(xiàn)就看她自己的選擇了。
這樣算來大媽通過零投資,一個月可以賺一兩萬,一年就有二三十萬的純利潤。當(dāng)然這個項目更適合一二線城市,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可能不夠多,難以開展。一個小小的信息差讓大媽的收入超過了普通白領(lǐng),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,關(guān)于本文線下信息差偏門賺錢項目,替人排隊“銷分”的套路就揭秘這么多。